遗嘱与遗赠

遗赠扶养协议公证流程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17-12-01 点击:

我们知道,一个人是可以将其遗产赠与给非继承人以外的,也可以附条件让其履行扶养义务,这称之为遗赠扶养协议。如果协议经过公证,会增加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那么,遗赠扶养协议公证流程是怎样的?

根据《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细则》,小编整理了以下公证流程

一、申请公证,提交必要的材料

第八条申办遗赠扶养协议公证,当事人应向公证处提交以下证件和材料:

()当事人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申请表;

()当事人的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身份证明;

()扶养人为组织的,应提交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代理人应提交授权委托书;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所在单位出具的遗赠人的家庭成员情况证明;

()遗赠财产清单和所有权证明;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所在单位出具的扶养人的经济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证明;

()扶养人有配偶的,应提交其配偶同意订立遗赠扶养协议的书面意见;

()遗赠扶养协议;

()公证人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二、符合条件的,公证处受理

第九条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公证处应予受理:

()当事人身份明确,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当事人就遗赠扶养协议事宜已达成协议;

()当事人提交了本细则第八条规定的证件和材料;

()该公证事项属于本公证处管辖。

对不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申请,公证处应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当事人。

三、公证员审查

第十条公证人员接待当事人,应按《公证程序规则(试行)》第二十四条规定制作笔录,并着重记录下列内容:

()遗赠人和扶养人的近亲情况、经济状况;

()订立遗赠扶养协议的原因;

()遗赠人遗赠财产的名称、种类、数量、质量、价值、座落或存放地点,产权有无争议,有无债权债务及处理意见;

()扶养人的扶养条件、扶养能力、扶养方式,及应尽的义务;

()与当事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意见;

()遗赠财产的使用保管方法;

()争议的解决方法;

()违约责任;

()公证人员认为应当记录的其他内容。

公证人员接待当事人,须根据民法通则和继承法等有关法律,向当事人说明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依据,协议双方应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以及不履行义务承担的法律责任。

四、公证员着重审查的内容

第十二条遗赠扶养协议公证,除按《公证程序规则(试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内容审查外,应着重审查下列内容:

()当事人之间有共同生活的感情基础,一般居住在同一地;

()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协商一致,协议条款完备,权利义务明确、具体、可行;

()遗赠的财产属遗赠人所有,产权明确无争议;财产为特定的、不易灭失;

()遗赠人的债权债务有明确的处理意见;

()遗赠人有配偶并同居的,应以夫妻共同为一方签订协议;

()扶养人有配偶的,必须征得配偶的同意;

()担保人同意担保的意思表示及担保财产;

()公证人员认为应当查明的其他情况。

五、符合条件的,出具公证书

第十三条符合下列条件的遗赠扶养协议,公证处应出具公证书:

()遗赠人和扶养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自愿;

()协议内容真实、合法,条款完备,协议内容明确、具体、可行,文字表述准确;

()办证程序符合规定。

不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应当拒绝公证,并在办证期限内将拒绝的理由通知当事人。

深圳离婚律师深圳财产分割律师http://www.szjslawyer.com/